■高建波博士为学子们带来一场精彩的科普讲座 大朗供图
水为什么可以把脏衣服洗干净?最小的物质结构是怎样的?中子有什么神奇的特性?……9月11日上午,一场主题为“与‘科学+’同行,生命自觉成长”的科普日活动在大朗镇巷头小学开展,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研究员高建波,为巷头小学的师生们作了一场精彩的科普讲座,带他们走进神奇的物理世界。讲座还通过网络进行了视频直播。
培养青少年儿童的科学兴趣
“9月14日是今年的全国科普日。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巷头小学科普日讲座,目的是借助中子科学城内科学家云集的优势,探索‘科技+教育’,在全社会营造‘人人都是科普之人、处处都是科普之所’的良好氛围,激发全体公民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热情。”活动主办方表示,弘扬科学精神任重而道远,希望能以本次科普活动为契机,培养镇内广大青少年儿童的科学兴趣,提升大朗科普教育质量,提高大朗科技创新水平。
“X射线可以穿过身体,帮助人们进行体检,看到骨骼等肉眼看不到的东西。利用中子则可以看到更多物质的内部结构。”高建波用很多生活中的例子向在场的师生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他举例说,从南极发掘的一块岩石样本,利用中子进行观测,不必破坏外部结构就可以看到内部隐藏着的热带植物化石,为人们认识南极环境变化提供了证据。
利用中子轰击“铀-235”而引发的链式反应,是原子弹爆炸的主要原理;而利用核反应进行发电,则可以为人类社会提供大量能源……高建波的讲解引起了在场小朋友们的浓厚兴趣。讲座结束后他们积极提问,“中子有寿命吗?”“中子是否存在安全性问题?”高建波一一为他们做了解答。
探索“科技+教育”交流活动
高建波表示,对于学生群体来说,虽然受认知水平限制不一定完全理解其中的原理,但是通过科普可以在他们心中埋下一颗求知的种子,从小培养起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此前,在大朗镇人代会上,大朗多位市、镇人大代表曾提出建议,要充分发挥大朗科学家众多的优势,挖掘科技专家资源,开展一系列交流活动,促进大朗科创工作提升。其中,大朗镇教育系统发挥教育与科技之间的对接优势,率先探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技+教育”交流活动。
今年9月2日,大朗就邀请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及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的多位专家,走进大朗三所中小学校,为大朗师生带去了科技感满满的“开学第一讲”活动,获得良好社会效果。
此次活动所在地巷头小学,日前刚刚入选东莞市第二批品牌学校培育对象,成为继中心小学之后,大朗镇第二个入选为东莞市品牌学校培育对象的学校。近年来,巷头小学着力塑造“创e教育”品牌,运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创造乡镇小学新内涵,让儿童更多地享受学习与创造的乐趣,用“创e”教育呈现面向未来的乡镇小学新样态。